Philointro 02 实在的本性

发布于 2023-10-04  51 次阅读


  我们关于这个世界所相信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基于信念的。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实在——世界的最终本性——无论世界是由一头大象所支撑的一只乌龟背上的平坦岛屿、还是受上帝包裹的无垠广袤。

  在本章,我们讲讨论关于实在的基本哲学问题——什么是真实的。然后讨论一种传统观点,认为真实有程度之分,因此某种事物比其他事物更接近真实。于是问题产生了,什么是最真实的?

  1. 我们将回顾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其中我们重点关注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理论,该理论试图解释——他认为最终真实的非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日常表现的联系。
  2. 由此,我们讨论心灵、身体哪一个是真实的,亦或者二者都是真实的;如果二者都是真实的,它们是如何相关的。
  3. 在考虑前者第二问时,我们先讨论笛卡尔的观点(身心是分离的实体),再讨论贝克莱莱布尼茨的观点。
  4. 之后,我们讨论现代德国哲学家为捍卫唯心论(心灵和观念是最终实在)提出的观点,以及两个世界理论的现代复兴。
  5. 最后,我们谈谈西方哲学家普遍认同的两种一般信念:实在不发生改变、实在是统一的。

注:本章的内容不全然属于实在论的范畴,需要结合认识论来阅读。

一、真实的世界

  当代科学家就什么是最终实在提出了理论,但这些理论经常使用高深的数学概念,从外行人的角度来看几乎无法描述。例如,弦理论假设基本实在是由微小的震动“弦”组成的,它可能是一个闭合的环,也可能是开放的。同样的,哪怕是最基础的粒子,他也可能有不同的空间维度。无论如何,这些理论表明:即使是我们认为“真实”的东西是物质对象,也有许多层次可以来描述它。在过去300年间,当科学并未完全主宰我们的实在图景时,最终实在的回答是上帝。而在我们人所大多数接受的现代科学世界观来看,实在的东西是物理的宇宙

  所以可以看到,在“什么是真实的?”这个问题下,也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第一性原理——一方面诉诸宗教、另一方面诉诸科学,当然也有同时含有二者身份的人——例如,帕斯卡、莱布尼茨等。

二、什么是最真实的

2.1 实在论

  从根本上说,本体论就是关于什么是最真实的东西的研究,以及努力建立一种实在性等级。有些人会持有一种常识的本体论,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就是衣服、桌子等;有些人持有更偏向于科学的观点,认为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电子、基因等;还有些人则持有更精神性的观点,认为上帝和灵魂是最真实的东西;也有人认为是最真实的东西。

  有人声称:没有东西是真实的。这种说法等同于是在说,我们完全不相信世界这回事,或者完全不相信心灵的存在。还有些人声称: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事实上,他也可以说:每样东西对于它所是的那种东西是真实的,例如数字7作为一个数是真实的、贝多芬的音乐作为音乐是真实的。但这种说法背离了本体论的本意,即发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基本的。如果说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你我一样真实,则完全背离了我们对实在概念的理解。对实在的思考的目的是,以某种方式区分出世界上哪些东西是最基本和最无可置疑的,哪些东西不是。

2.2 现象背后的实在

  如果我们发问,“钟表是怎么走的”,我们可以将其拆开,解释其中的机制。但是外表的运动对我们来说是不够的,我们还想要知道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于是我们假定存在着一种现象背后的实在,并试图用不可见的东西来解释事物的序列。“原始”神话认为世界的背后是神、魔鬼在驱动;科学则认为是粒子、力、场等。

  正是这种我们所看到的、显得如此的东西,和我们用来解释它的“更深层次的”图景之间的区分,才使得我们引入“实在”这一概念。它使我们区分事物显现给我们的方式,和它们的“内部”实在。

2.3 形而上学的基础

  形而上学(Metaphysics)试图弄清楚实在是怎么一回事,宇宙论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它研究最真实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本体论(Ontology)是其另一个部分,它研究什么是存在(形而上学其他分支则是研究存在的,而非存在)。在发展一种本体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世界上不同的实体做出评价,并挑选出其中最基本的对象。

  我们以及准备了两种对“最真实的”东西的检验方式。第一种是,最真实的的对象是其余事物所依赖的对象。在宗教看来,上帝是最真实的,因为其他事物都依赖于上帝;在科学看来,最真实的东西是定律和粒子,其他东西可以由这二者推理得到。第二种是,最真实的对象是不能被创造或者毁灭的对象。上帝创造的地球,上帝也可以毁灭地球,但是上帝本身无法被创造或者毁灭;你可以毁掉一张桌子、椅子,但不能让组成它的例子凭空消失。当人们第一次试图用“什么是最真实的”、“什么不是追真实的”等说法提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时,我们发现这两种方法都被用到了。因此,无论是现代科学、现代神学,还是哲学本身,都是古代形而上学的延续。

  在本章中,我们将讨论什么是真实的这个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形而上学”还包含了其他部分的内容:心灵与身体的关系、自由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同样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也包含了新的问题,例如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构成等。

三、最初的形而上学

3.1 泰勒斯

  用一句话来概括泰勒斯的学说:是最终实在。这看上去很纯,和我们现代科学理论的各种元素、粒子截然不同,显得是如此的朴素。但它的积极意义是,泰勒斯看出了“世界好像是什么”和“世界*实际是什么”之间的区别,而这一点已经是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这个世界似乎是由不同的质料所构成的,要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由某种单一物质构成的,这确实需要某种天才。例如,如果没有一个人认识到水和冰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那么生活也许将变得困难许多。同样的,现代科学也只是将泰勒斯所认为的基本元素——“水”——替换成了更复杂的元素、粒子理论,这套理论也是为了解释世界为什么会如此显现,从而区分出世界显现的样子和它本来的样子。一旦我们做出了此种区分,一个完整的新世界,一个位于现象之后的“真实的世界”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除了水元素,在前苏格拉底时期也有其他的看法。

  1. 泰勒斯:水。
  2.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
  3. 阿那克西美尼:气。
  4. 赫拉克利特:火。
  5. 德谟克里特:原子。

无论他们的看法在今天的科学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形而上学并非是一种关于科学的陈旧的、朴素的看法,它是一种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

3.2 关于早期实在的非物理看法

  上面提到的几位都认为最终实在是某种物理的东西,但是毕达哥拉斯认为最终实在是。他认为数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不朽的东西。按照从古至今占统治地位的说法,实在就是隐藏在一切变化背后的、自身并不发生改变的东西。巴门尼德甚至认为,既然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变化,所以它绝对不可能是真实的。其他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只是说,我们的世界不那么真实;而巴门尼德则说,我们的世界完全不真实。

  真实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这个原则构成了大多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以及每一位现代科学家和宗教信仰者提出自己的宇宙观的架构。然而,赫拉克利特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火,但是火是一种特别不安分的元素,它时常发生变化。于是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一种必定令早期哲学家沮丧的说法——变化是实在的。也许有人会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但这只会让你陷入逻辑麻烦。

  赫拉克利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许他相信实在就是变化,但他也同样相信在变化的背后,存在一条永恒的原则——逻各斯(Logos),这个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当今的科学家也有为他辩护的,尽管自然可能发生不断变化,但是自然规律却会保持同一。当然,现在有些科学家认为规律也并非永远不变的。

  有一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由存粹物理的物质的成分构成,无论这些元素是什么。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唯物论(Materialism)

  与唯物论相对的另一种形而上学认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是精神、心灵、或数这种东西。这种形而上学被称为非物质论(Immaterialism)。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唯物论(Materialism)语境下与其相对的唯心论(Idealism),则是immaterialism的更强力说法。

四、柏拉图的“理式”

  柏拉图试图同时采纳materialism和immaterialism的观点,但他显然认为,更真实的东西是一些非物质实体,他把这些东西称为“理式”(Forms)。Forms体现了柏拉图试图把握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洞见,并竭力在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之后把存在生成联系起来。和毕达哥拉斯类似,柏拉图强调形式比质料更重要;与巴门尼德类似,他强调最终实在必须是不变的,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不可能是最终实在;但他也与赫拉克利特类似,承认显见的变化是重要的,它们需要背后的逻各斯或最终原理才能得到解释。柏拉图的forms就是它的logos版本。

举个例子,我在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但我无论怎么样去精确它,我始终无法得到一个真正的三角形。我在这里打交道的“三角形”并非一个真的三角形,它只是一个不完美的物质;而与我打交道的、使得数学定律生效的,是这个三角形的form,即非物质的、完美的三角形,它并不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的任何地方。

  这个三角形的form存在与何处?也许有人会说它存在于我们心中,或者这个form并不存在。但是柏拉图的forms预设了一个前提,由两个世界存在,其一是我们日常的物质世界;其二是纯粹“理式”的世界,它是永恒的、非物质的,比物质世界更真实的。前一个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它们会变化、消失,柏拉图称之为生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并非不真实的,只是相对于理式的世界更少真实;而后者也被成为存在的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把一切注意力集中在物质世界的人——凭借自己的感官与世界打交道的人,就像是把生命浪费在看电视上的人一样。他们打交道的只是影像,而不是其背后的实在。柏拉图既保留了永恒变化和其背后的logos;也保留了日常物质世界并非实在这一观点;同样有毕达哥拉斯所认为的最真实的东西是数学原理这一推断。可能有哲学家同时保持以上几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柏拉图将其联系在了一起,虽然这些观点都并非是他原创,但由于他颇具想象力的整合能力,柏拉图能被称为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五、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两个世界”的观点,同哲学家所说的“常人”一样,他也主张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就,并不存在另一个世界。尽管亚里士多德坚持我们的日常实在就是实在,因此并没有抛弃实在与现象之间的重要区分,但是亚里士多德对这一区分的处理比柏拉图的方式更精妙。柏拉图认为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则说事物的形式(forms)就在物体本身当中。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构成最终实在的东西——他给它们起了个重要的名字:实体(Ousia)——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个别事物,即花、草、人、马等。

  然而,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区分仍然保留了下来,因为我们并不总能理解这些个别实体的本性,或者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质”。例如,因为我们对人这一实体很熟悉了,因此我们不一定能理解成为人是什么意思。又或者,我们已经熟悉了作为日常生活的这一小部分宇宙,才不能理解作为整体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亚里士多德将宇宙看作一个永远生长的、寻求自我认识的庞大有机体。


  现在我们可以相当清楚地说出我们正在努力去做的事情。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种对世界的阐释。我们试图去理解、阐释这个世界,我们的努力会导向某些特别的议题,例如,我们可以认为那些东西是真实的?一个人的行动什么时候应当为认为是自由的或是出于他自己的责任?对于本体论的“宇宙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着一个宇宙”,我们可以用如下几种方式去回答。

  1. 像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一样,挑选出一种或几种基本元素,说明世界是如何由这几种元素构成的。
  2. 像柏拉图一样,将世界区分为生成的世界存在的世界
  3. 像亚里士多德一样,接受常识意义上的世界,但表明其中还有我们尚不能理解的东西,整个图景不能仅仅从生活上的细节加以把握。

六、心灵与形而上学

  关于什么是真实的这个问题,我们还有一种答案尚未提及。这种观点说,最终的实在是心灵或者意识。我们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是一些idealism哲学家甚至会说,这就是答案的全部。

  即使不承认心灵是最终实在——东西仅仅被经验到才是真实的,要否认心灵是实在的一部分也是很困难的(尽管materialism在这方面颇有建树)。下面有三种关于心灵的主要思考:

  1. 心灵是一种实体。
  2. 心灵是一种实体的一部分
  3. 心灵是唯一的实体。

这三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

6.1 笛卡尔

  笛卡尔是一个多元论者,他相信实体不止一种。他经常被说成是二元论者,即解说两种类型的基本实体——心灵和物体。但实际上,笛卡尔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实体:物理意义上的实体、心灵和上帝。上帝创造了其他两种实体,除了上帝,它们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换言之,上帝是最终实在。

  笛卡尔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不同的实体——特别是心灵和物体——联系起来。一种回答是两种实体彼此渗透(就像化学中的混合物那样,相互包含,但是不发生作用)。笛卡尔有时就持有如此观点,但这种观点确实没有说明心灵和物体之间是如何作用的。实际上,当我们看到笛卡尔把精神实体定义为无处不在空间中(或在空间中无广延的,物理的东西则是有广延的)的东西时,事情就变得更复杂的。一旦我们接受了心灵和物体是独立的实体,似乎就不太可能将二者合二为一了,更不要说上帝作为一个分离的实体,是如何与其他二者发生作用的。

  笛卡尔从未解决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有两种方法。

  1. 心灵与物体并非独立的不同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不同部分。
  2. 它们是不同的实体,但无法相互作用。

斯宾诺莎的观点接近于第一种,莱布尼茨的观点接近于第二种。

6.2 斯宾诺莎

  由于笛卡尔的理论无法解释不同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于是斯宾诺莎说,它们不是不同的实体,而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方面(或者他说的属性)。而且,如果上帝作为一个与心灵和物体分离的、独立的实体,那么他就无法与这二者相互作用了(因为笛卡尔无法解释不同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斯宾诺莎认为,上帝必定是同一种实体,事实上,“上帝”就是那种实体的别名。像斯宾诺莎这种,认为只存在唯一实体的哲学家被称为一元论者。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带来了其他戏剧性的后果:由于心灵和物体是同一种实体的属性,因此我们把自己区分成许多个体是武断的、不真实的。正如某些东方神秘主义者长期以来所认为的那样,我们实际上都是“一”,个体性是一种幻觉;被我们称为“自由”的东西也是如此。由于我们都是同一种实体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被这种实体的其余部分完全决定了。

6.3 莱布尼茨

  斯宾诺莎认为所有东西都是一个整体,个性并不存在;而莱布尼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个体主义者。斯宾诺莎把世界看作是被决定好的、没有自由的;莱布尼兹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规定了每一个单子——是它的自由和自发性。他提出了如下关于实在的看法。

  每一个单子都是某种类似于个体心灵的东西。不存在所谓的物理实体,存在的只是单子的显现。而且,单子之间并不发生相互作用,仅仅是看上去如此。换言之,我们无法经验世界,而只能经验世界的表象;我们所有人好像都在经验同一个世界,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只能经验自己的世界。上帝已经事先安排好了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正确的眼光和正确的影像,以使得我们好像在注视着彼此,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并未相互注视、也不存在所谓的世界。存在的只是我们个人的眼光、个人的单子,它们由上帝在“先定和谐”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加以维护。

七、Idealism

  Idealism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物质对象、数、观念等——都存在于心灵当中,或者在某种意义上都依赖于心灵而存在。

  乔治·贝克莱持一种Subjective Idealism的极端立场,它可以简单概括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能经验到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我们之所以知道一块石头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有关于他的观念(经验)。我们知道心灵存在,是因为观念预设了心灵;我们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作为一个无限心灵),是因为我们有限的心灵要求我们把上帝的无限心灵当作“预设”。换言之,我们的心灵并不是自己产生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我们必须假定,它们的存在依赖于某种永恒的存在,而不依赖于其他事物,即上帝的非物质心灵(上帝是完全精神的,因此是无限心灵)。但除此之外,无物存在。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的(以及上帝的)知识和观念之外的世界。

  这种极端的idealism可能听起来过于牵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观点并非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它们的确基于认真的思考和大量难以反驳的论证。例如,idealism可以提出如下观点,我们所认识的事物只能基于经验,经验以外的东西——比如世界上存在的“外在于我们的”物体——是不可能被认识的;idealism也可以从上帝的本性和他的作品进行论证,如果上帝是无限的心灵,那么他的造物就是思想;idealism还可以从柏拉图的forms思考,一个东西之所以是三角形,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个东西的form具有三角形的形式——这等同于说我们认识到了一种观念。Idealism并不是一种荒诞的学说,可能有时它违背常识,但它却正是作为一种对经验常识更恰当的解释而被提出来的。idealist仍然相信岩石是真的、天空是蓝的。但是idealism的对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什么的一种推理尝试,当前,前提是我们能认识这些东西。

  自柏拉图以来,大多数的形而上学都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实在最终不能由感官来发现,只能由理性来发现。但idealism还有另外一个来源,包括莱布尼茨和贝克莱在内的许多人都援引上帝作为全部的心灵。对于他们来说,上帝并不只是一个推论,同时还符合了他们的宗教感情。下面我们将介绍德国古典唯心论的几位哲学家的观点,他们是:康德、叔本华和黑格尔。


  康德的认识论前提也是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必须基于经验,但他却把这一很容易达成的共识发展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他主张,世界本质上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心灵强加于其上的范畴构建的。离开我们的经验,就不会有空间、时间、对象这回事。

  但这些事物的本性并不因此依赖于我们的个人想象。我们的心灵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构造的,即存在着某些先天的(普遍必然)规则,使得空间必须是属于我们的一种特定方式,因此时间和对象也必须是这样一种特定方式。我们的心灵对于事物的格式编排类似于计算机读盘的格式,只不过我们的心灵加强了这种方式而已。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按照这种基本的格式编排自动输入的内容,就无法理解它。换言之,康德所论证的是,存在着一种我们所经验的世界必然如此的方式,但这种必然性是基于我们心灵的本性,而不是世界本身。我们为自然立法,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只是发现这种法则。

  在康德这里,我们并非仅仅生活在一个世界里,而是两个世界里。当我们专注于知识的时候,比如科学研究,我们是通过知性概念——它们根据某些规则被构造出来——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当时当我们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的情况(比如宗教),这一套规则就不适用了。

  一个医生或者科学家可以通过肌肉、神经和骨骼的运动来解释我们做了些什么,这给了我们知识。但是当我们实际行动某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用神经或者肌肉来看待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只是展现自己的意图、遵守某些原则、达到某些目的的手段。

  • 自然的世界(我们感知到的世界):物理对象、因果、自我作为知识的对象、科学、技术、可以知道的事实。
  • 行动、道德和信仰的世界:理性原则(道德)、选择的自由、作为行动者的我、上帝、不朽灵魂、信仰、义务。

  康德把形而上学分成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和知识的世界;另一个是行动、道德和信仰的世界。在康德看来,两个世界都是理性的。它们都根据必然律来运行;叔本华则相反,认为这个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双方其实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符合他的悲观主义。他说知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幻觉的世界。真实的是,那些内在于我们的、让我们有欲望和激情、并驱使我们去行动的东西。康德也同一这种观点,他称这种力量为意志,但这种意志是理性的、遵守理性规则的,并且显示出道德上的善;叔本华则认为意志是非理性的。创造出欲望和激情并驱使我们的不是“我们的”力量,而是一种狂暴的力量,他归根结底是没有任何目的的。这就是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对于个体这种欲望是饮食,对于种群这种欲望是繁衍。这种意志一视同仁的驱使着我们每一个人,以及其他生物。叔本华这种悲观的人生看法所提供的答案是:从意志的力量中解放出来——或是通过审美的超然境界(欣赏艺术、文学或音乐)、或是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

  康德之所以会持有这样一种idealism的形而上学,把世界看成理性的,并把宗教和科学分开,是因为他同时致力于这两者,他认为他自己一生的使命是“对知识做出限定,从而为信仰留出地盘”。叔本华用idealism的形而上学描绘了一种灰暗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里,科学和人的激情都是毫无意义的。而黑格尔则再次建立了一幅理性的世界图景,并把他对宗教和科学的兴趣调和了起来。

  康德的idealism在很大程度上是静态的,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被各自的先天原理把持着;而黑格尔却看到一个不断冲突的宇宙,一种无所不包的精神通过我们所有人和历史展开它自身。世界作为一种精神,是一种试图理解自身的宇宙意识或普遍心灵(黑格尔在这里借鉴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于黑格尔而言,科学、道德和宗教的领域都是精神朝着自我理解运动的方式。

八、目的论

  黑格尔认为普遍精神通过历史来展开,这是对另一种世界观的戏剧性的描绘,这种古老而不失活力的世界观被称为目的论。目的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最终有一个目标,而世界正朝着那个目标发展。黑格尔认为,普遍精神力图通过人类的历史来知道它自己是精神。

  现代科学倾向于削弱这种关于目的的思想,而倾向于使用原因来代替这种解释,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动力因”,也就是某种东西产生的原因。目的论讨论的目标也是原因,因为它们有助于确定一个事件过程或行为过程。他称这些目标为“目的因”。自17世纪以来,宇宙往往被当作一台巨大的机器,这台机器依照自然的因果律运转。但许多思想家认为,这种把宇宙看作是机器的观点是不完备的。例如笛卡尔和牛顿不仅支持把宇宙看作机械因果的解释,还宣称上帝为其设定了目的。所以康德——牛顿的支持者——用一种目的论的宇宙观补充了他对自然世界的因果看法,而莱布尼茨则认为,所有单子都是根据上帝的目的展开的。